希丁克带领韩国队进入世界杯半决赛。
70岁的范加尔刚刚带领荷兰队出线,而74岁的希丁克已经告别了足球。据荷兰媒体10日报道,希丁克日前在参加荷兰电视节目时宣布结束34年的执教生涯。
希丁克的退役早就是前兆:离开切尔西后,荷兰主帅要么以顾问身份带队,要么在足球贫瘠的地区利用余热。
毕竟,让一个70多岁的老人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不人道的。今年5月感染新冠肺炎后,比自己小几倍的克鲁伊维特顶替他成为库拉索队的临时教练,这几乎是Xi帅退役的第一个声音。
然而,一位走遍欧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带领三支不同球队打进洲际赛事半决赛的著名教练,在东亚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轨迹:
在韩国,他是全民敬仰的救世主,但在中国,他惨淡的战绩和略显“懈怠”的执教态度让国奥队给他留下了一地鸡毛。
希丁克在韩国的地位非常高。
猛药开始下沉,Xi帅封神。
虽然希丁克在1998年世界杯和2008年欧洲杯上分别带领荷兰和俄罗斯打进半决赛,但面对韩国队在2002年世界杯半决赛前所未有的表现,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在本土世界杯之前,从未晋级淘汰赛的韩国队,4年前刚刚被欧美列强教导做人,似乎只能存在于亚洲足坛。希丁克上任后,不仅通过对荷兰队进行类似的体能和战术训练,强化了韩国的长板,也给球员带来了自信心的缺失。
韩国球员的谦逊和服从是众所周知的,但在希丁克眼里,这些品质在球场上毫无用处。在荷兰人的持续影响下,“太极虎”在本届世界杯上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侵略性。——在主持人身份的加持下,尤其是在7场比赛评委们没完没了的宣判尺度下,韩国队带着全部的“狼性”闯进了半决赛。
当然,仅从技战术设计本身来看,希丁克对韩国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球队既能团结一心保持高度压迫的侵略性,又能在进攻端打出干净利落的团队配合。
在核心球员的使用上,洪明甫、黄善洪等已经过了巅峰时期的老将依然活蹦乱跳;超级突袭者安贞焕首次亮相两次,一次吸引美国,一次杀死意大利。
希丁克训练朴智星。
在本届世界杯上,韩国人开始了长达20年的为希丁克造神运动:荷兰人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韩国荣誉公民身份的外国人,韩国政府奖励他在济州岛拥有一座私人别墅。韩国航空和韩亚航空为希丁克提供了终身免费航班和免费出租车。
曾获得韩国世界杯半决赛资格的光州世界杯体育场,在比赛结束后不久就改名为许斯希丁克体育场,就连希丁克家乡的边陲小镇法瑟菲尔德,也成为韩国人访问荷兰的热门中途停留地。
希丁克对韩国人的追求也是投桃报李:卸任国家队主教练后,希丁克操作多名韩国国脚前往荷兰历练,以朴智星为首的“韩流”成为欧洲赛场的一景。
去年希丁克接受电视采访时,也在现场展示了韩国国旗,以显示他与老东家的亲密关系。
当希丁克从中国奥运教练的位置上退下来后,难忘的韩国球迷立刻发出邀请:“欢迎你随时执教韩国队!”
希丁克率领的韩国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带领团队?我更喜欢去度假.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日韩双方都进入了淘汰赛阶段,这确实让中国球迷感到苦涩。毕竟之前成立的奥运团队为了拿到奥运会的门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却是鸡毛蒜皮。而这一切的源头,恐怕应该从足协雇佣希丁克开始。
2018年10月进入奥运会的希丁克,堪称奥运队史上最大的主帅。任职之初,国奥队在万州四国赛和奥运会首轮预选赛中取得了六战三胜三平的成绩。虽然与马来西亚的平局引起了很多外界的质疑,但排位赛任务还是完成了,这被认为是一个“小目标”。
然而,在那之后,奥运代表队开始了各种“翻车”。
2019年6月,在土伦杯上,国奥队被欧美对手(爱尔兰、墨西哥、智利)彻底击败,最终只获得第八名;当年9月的黄石邀请赛,中国奥运1-1战平朝鲜,0-2。
输越南。
尤其是后一场失利,是继国足1比5不敌泰国之后,国字号面对东南亚球队又一次刻骨铭心的失利,这场比赛也成了希丁克在华执教的终点。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越南U22的主帅是朴恒熙,他曾是2002年世界杯韩国队的助理教练之一。

希丁克执教中国国奥。
“中国足协的代表给我打过很多电话,然后突然就出现在我家的门口。出于礼貌,我接受了谈判,你可以在中国收获很多东西,这也正是这份工作值得挑战的地方。”
上任之初,希丁克的开场白就令人略感不适,而首次带队在荷兰打完2场热身赛后,荷兰老帅并没有随队一起返回中国,而是在祖国开始了惬意的休假。
在万州邀请赛和首轮预选赛后,希丁克也都立马飞回了欧洲享受人生。直到2019年7月向足协述职时,才再次飞回中国。
“休着假就把钱挣了”——希丁克一年的中国之行,更像是一场轻松的捞钱之旅。由于长期人在欧洲,几乎不到现场考察队员的荷兰人,只能凭借有限的训练时间敲定阵容,这一过于“随性”的执教方式,与一向强调长期集训的各级国字号,着实南辕北辙。
毫无疑问,担任国奥主帅,是希丁克人生的至暗时刻。

希丁克和助教孙继海。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如何评定希丁克的东亚执教生涯?事实上,2002和2019年的希丁克,早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
身为荷兰队上世纪末最出色的主帅之一,强调跑动、团队和持续施压的希丁克,并非荷兰足球传统433攻势足球的代言人,更擅长量体裁衣、针对性安排的他,骨子里带着荷兰的商人思维,是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
无论是当年先弃用戴维斯然后与之和好,还是在荷兰队二进宫见势不妙、以媒体对自己缺乏公正为由突然跑路,都堪一再印证了其思维范式。
比起范加尔和艾德沃卡特,希丁克在业务上并不追求极致,而更乐于成为豪门和财阀的座上宾:这也就不难理解教练生涯前期还曾执掌皇马的他,新世纪会先后到亚足联的地盘“技术扶贫”。
和阿布私交甚密的他,先是领着前者代发的薪水执掌俄罗斯,随后又干脆去切尔西救火。精明的他只在自己最被需要的时候,才施施然以救主身份降临。

希丁克在中国的执教非常失败。
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何希丁克执掌韩国队时,事事亲力亲为、分外用心,对于一位刚在皇马下课、声望欠佳的前任名帅而言,一块走到哪里哪里亮的金字招牌,才能确保生涯末期拿到足够可观的合同。
事实证明,这段传奇岁月,让希丁克足足吃了20年老本——国难思良将的荷兰队和埃因霍温,都曾礼聘过故人,而一向对大牌名帅既缺少考量、又缺乏约束的中国足协,在希丁克身上吃亏上当,着实正常不过。
事实上,早在希丁克执掌俄罗斯队期间,享有各种超越主帅权限自由的荷兰人,就已经有些“心不在焉”,但俄罗斯队历史性的四强表现抹煞了一切。
当不明就里的中国足协聘任希丁克时,他们似乎忘记了,荷兰人从来没有执掌青年国字号大获成功的履历,而古稀之年的他,也很难让足协对其耳提面命。
当然,在多次换帅、人员走马灯轮转的国奥,希丁克并非最直接的责任人,但却注定难辞其咎。(仰卧撑/杨健)
仰卧撑首发澎湃新闻稿件